1982年至1995年,在
云南区调队、地质科研所工作,先后任所长、总工程师;1996年至2000年任云南地勘局副总工、总工程师;2000年至2001年任
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、副党委书记。现为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、所长,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研究中心副主任。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,成都理工大学兼职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副导师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兼职教授。兼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四川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。《矿产综合利用》编委会顾问、《沉积与特提斯地质》编委会委员、《四川省地质学报》编委会委员。
丁 俊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(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)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中共党员,1954年6月出生,男,云南省弥勒县人。1982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专业。1982.7~1983.8,在云南省地矿局区调队工作,任填图组长;1983.8~1986.6,在武汉地质学院攻读构造地质学硕士;1986.7~1995.12,在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工作,1993年2月起任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,1994年12月任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,1994年1月,在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获古生物学地层学博士学位;1995.12~2000.6,在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工作,1995.12~1998.2任局副总工程师,1998.3~2000.6任局总工程师,兼任云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;2000.6~现今,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工作,2000.6~2001.12任副所长兼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,2001.12~,现任所长兼西南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。
丁俊同志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和三江地区地质勘查工作,在西南“三江”、青藏高原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、西南地区地质找矿突破等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主持并参与“青藏高原及邻区1:150万地质编图”和“西南三江特别找矿计划”等重大项目,勇于创新,不断开拓,在西南地区及青藏高原地质工作中,创立了一系列部、局推崇的经典模式:把科研院所、地勘单位(或政府)和大型企业三者有机地组织起来,实现了驱龙铜矿找矿突破新机制;密切配合企业需求,组织开展对进入资源枯竭期的四川省里伍铜矿勘查工作,实现了再造一个里伍的目标;积极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,在云南麻栗坡地区开展整装勘查工作,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,为西南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完成地质报告5份,发表论文16篇。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(R5)、一等奖1项(R6);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(R6、R9、R15),二等奖2项(均R2)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自1982年从事地学工作以来,主持完成或作为骨干参与完成了国家攀登、国家攻关、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。具备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与项目管理水平。正在主持两项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工作,分别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评价重点项目和国家专项。
2014年1月13日获得我国地质科学领域最高荣誉——
李四光地质科学奖。